邢志榮,柘城縣張橋鎮(zhèn)花馬李村人,2018年被評為柘城縣“十大孝星”稱號,2018年被評為商丘市“道德模范”稱號,2019年被授予“商丘好人”稱號,榮獲2022年度“商丘市鄉(xiāng)村光榮榜--好媳婦”稱號。
1977年邢志榮嫁到張橋鎮(zhèn)花馬李村,現(xiàn)育有兩兒一女。因為愛人工作繁忙,照顧一家老小的重擔(dān)就落在了刑志榮的肩上。為了照顧家中老人,邢志榮自己也落下了一身病,從2001年以來,她已經(jīng)做了七次大手術(shù)。可是即便如此,邢志榮依然不忘盡兒女的孝道,用心照料90歲的婆婆。
2012年,邢志榮的婆婆因為腦出血引起偏癱,又在腰部下了鋼板,只能臥床。不能開口說話、行動不便、生活不能自理,接連的打擊讓老人接近崩潰。邢志榮的婆婆是個急性子,一時難以接受這一殘酷的現(xiàn)實,常耍性子,發(fā)脾氣。邢志榮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生怕婆婆想不開,于是日夜陪伴婆婆,苦口勸導(dǎo),耐心疏導(dǎo)。婆婆的眼睛不是太好,她就買了個收音機,并讓孩子給婆婆下載喜歡的戲曲。在兒媳的鼓勵勸導(dǎo)下,婆婆慢慢擺脫了陰影,樹立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,逐漸走上了生活的正規(guī)。看到婆婆的轉(zhuǎn)變,邢志榮喜在心里,對婆婆的照顧更加用心了。夏天,為了防止身上起疹子,她就用廢棄的棉衣服,做了十幾個小墊子,并經(jīng)常給老人進行翻身和擦洗。冬天,為了不讓老人吃涼飯,她就先喂婆婆吃飯,并把菜放到盆里溫著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吃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洗,邢志榮就放了一個便桶在墻角,每次婆婆便后,都會進行一次清洗;婆婆想要洗澡,就備好衣物、洗澡水;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。
俗話說,久病床前無孝子,邢志榮卻用她地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孝老敬親地傳統(tǒng)美德。邢志榮說,她沒上過學(xué),沒文化,不懂什么大道理、大學(xué)問,但是為人子女地本分卻銘記在心。邢志榮地孝心讓家人感動,被子女敬為楷模,也被父老鄉(xiāng)親奉為佳話,傳遍了十里八村。
編輯:文明辦